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附属六院自主研发手术机器人荣获全球医疗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金奖

深圳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新闻

关注更多医疗器械展会咨询:http://www.szmedexpo.com

在过去20年间,以“达芬奇”为代表的手术机器人风靡全球,历经几代更迭,更一度成为医疗机器人的代名词。而随着我国人工智能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国内医疗机器人领域逐渐开始涌现出一批有特色有创意的自主研发产品。就在刚刚结束的2019全球医疗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中,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张长青教授领衔的构思设计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及上海电气集团医疗机器人研究中心,凭借一套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精准截骨手术机器人系统赢得了大赛唯一的金奖。

此次斩获金奖的项目是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张长青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参与创意设计的朱振中博士介绍,通过球形摆锯的独特设计,结合机械臂精确控制,实现了适配于髋臼窝状结构的球形截骨,易于精确调整及固定,可有效减少原骨盆广泛截骨术对骨质结构的干扰,大幅度地降低手术创伤。

髋关节发育不良对于临床治疗而言,一直都处于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据统计,我国目前患有此类疾病的人数在300-500万左右,传统的髋关节周围截骨术治疗由于需要截断骨盆多处关键骨质,因此存在创伤大,手术风险高,学习曲线长等问题。“研发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希望把复杂的手术相对简单化,针对目前临床髋关节发育不良外科治疗中的难点,寻找更加精准化、微创化的外科诊疗途径。”多年来,张长青教授始终坚持尽可能以最少创伤为患者保留最多功能并缓解病痛,通过不断改良手术提高保髋疗效。“在整个保关节治疗过程中要用到一个重要技术——截骨,通过截骨来调整关节的结构,但在手工操作时会非常困难,创伤也很大。对于年轻医生来说是很难掌握的技术,但我们借助机器人就能对股骨这个不规则形状进行精准测算,结合术中导航,过去不能解决的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据悉,这一项目是目前全球首套针对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的计算方法及软件评估系统,为髋臼手术科学化,规范化进行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在研发过程中,团队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采用CT血管造影可视化骨盆周围血供,并首次将血管因素纳入术前规划,这也将有效降低截骨时损伤骨盆血供的风险。

据悉,2019全球医疗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由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机器人与自控系统协会主席杨广中教授发起,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和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主办,面向全球的医疗机器人外观和功能设计大赛。大赛前期吸引了来自中国、新加坡、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共53个队伍,260多名选手参赛,通过预选赛最终遴选出11支队伍进入总决赛,现场演示答辩后由国际评委遴选产生,该金奖项目将获得50万元项目资助经费,帮助项目继续研究与孵化,上海医疗机器人产业园也将为其提供进一步培育和产业转化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