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支气管检查有“导航”、脑部手术实现微创,医疗机器人“上新”

当前,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在我国临床应用已超过40万例,骨科手术机器人累计辅助治疗超过4万例,机器人辅助远程诊疗受到广泛关注。在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上,除了稳步发展的骨科手术机器人、腔镜手术机器人外,一批医疗机器人新品也走上舞台,在支气管检查、血管介入治疗、手部功能康复等领域发挥作用。

多款新型医疗机器人涌现

医疗机器人是应用在医疗专业领域,从事医疗或辅助工作的服务机器人,主要包括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辅助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多种类型。当前,越来越多的医疗机器人投入临床使用,这一趋势,在大会展览中有着直观的体现。

一款手术精度可以达到亚毫米级的血管介入机器人,研制时间跨度长达近十年,医生可以借助它远程实施手术,并能更快地定位病灶,缩短手术时间。“血管介入手术需要极为精细的操作,研制过程中,难点之一便是让机器人模拟医生搓捻导丝的动作。”工作人员介绍,5G技术的应用,能让机器人与医生完美同步,医生不再需要穿着厚重的铅衣开展介入手术,更短的手术时间也让患者少接受辐射。目前,这款机器人已处在临床试验阶段。

支气管镜机器人则能为医生提供支气管检查的“导航路径”。将支气管镜送入患者体内,显示屏上便清晰展现支气管内的影像。记者现场尝试操纵这台机器人,根据显示屏的路径规划,左手“踩油门”、右手“打方向”,支气管镜便稳定地在肺部模型内前进。

“传统支气管镜检查需要医生手持支气管镜,依靠医学知识在错综复杂的支气管走向中,寻找合适的检查路径。这台支气管镜机器人内置专业的医疗数据,并能实时感应气管镜在患者体内运动状态的改变,为医生提供导航。”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支气管镜机器人能减轻医生的操作负担,保证检查的稳定性,缩短检查时长。

机器人技术让大量患者受益

相比于传统的开颅手术,机器人的应用能精确选择手术区域,让手术骨孔缩小至2至3毫米,并大幅缩短手术时间。SR1-3D结构光手术机器人可通过分析患者的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协助医生找到适宜的手术方位,避开脑部密集的血管、神经,精准实施血肿抽吸、病变切除等。工作人员介绍,这套设备目前已经实施了超过1.8万台手术,有大量患者因此受益。

技术人员还对这套设备进行了“瘦身”,在定位精度满足脑部手术要求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仅重1.4千克的“便携版”Q300微型手术机器人。其可以在床旁开展急诊手术,有利于医疗机器人向基层医疗机构拓展。

灵活的机械手,也在医疗领域得到了有效应用。脑卒中、手外伤等患者,常会面临手功能障碍,需要长期进行复健。传统的治疗需要一对一进行,而通过康复机器人的应用,患者随时随地复健成为可能。软体机器人技术替代了原本的金属材质,机械手更贴合手部,通过机械运动带动患手运动,恢复手部功能。

在大会医疗机器人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长侯岩介绍,2021年以来,我国已有40多款医用机器人获批上市,涵盖了骨科、神经外科、腔镜、口腔、穿刺等多个领域,机器人临床应用范围也在持续扩大。医用机器人的精准有效应用,改变着很多学科的手术方式,也改变着医疗行为服务模式,促进医疗服务体系的优化,推动产业的持续创新。

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超200亿元

当前,我国医疗机器人正处于自主创新和临床应用推广的关键时期,市场规模快速爬坡。在大会智能医疗器械创新发展专题论坛上,《2023医疗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约90亿元,而2018年至2022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5%,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221亿元。

通过微创实施复杂外科手术的手术机器人,在过去40年间有着突破式进展,让外科手术微创化、智能化、数字化,未来还将走向专业化。腔镜、骨科、泛血管手术机器人及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等领域,国内已经实现全面布局,产业链逐步形成并正在完善,市场增长潜力巨大。同时,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我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存在着巨大的供需缺口,康复机器人市场占康复医疗器械市场比例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报告认为,我国在医药产业、政策及环境方面已有优势积累,科技人才及工程师红利突出,下一步,可以在医学科研创新成果转化方面下功夫,培养成果转化技术服务体系和人员,建设临床与产业对接合作平台,发展医疗机构创新项目孵化体系,推动更多优秀成果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