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中国IVD行业10大变局!!

来源: 体外诊断网 作者:杨帆 2023年09月26日 15:28

如果说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话,那么中国IVD企业正处于70年代末萌芽,迄今的四十多年以来,半个世纪未有之大变局。

一、两千多家生产企业只剩下不到一半

中国有两千多家IVD生产企业,市场集中度太低。从UDI编码到技耗分离,到联盟集采和统一医保支付,以及今年以来不断加码的反腐,其实都是利好头部企业,市场集中度会越来越高。

正如迈瑞在2022年报中所说,“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带量采购模式,参与了国家、省际联盟组织的集中带量采购,获得了快速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机会”。除了迈瑞以外,IVD各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只要被纳入集采目录,未来都有机会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二、经销商或逃离或转型

集采之前的商业模式里,患者向医保局缴纳医保,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医保局向医疗机构支付费用,医院再向代理商或者厂家采购试剂,仪器等。

集采之后,支付方式改变了,集采推动了技耗分离,把试剂的费用和医疗服务费用区分开。医保向医疗机构提供服务费,向代理商支付耗材费,比例大概是9:1的比例,医疗机构占大头。

商业模式的改变,影响最大的是经销商,薄如刀片般的利润,还是按原来的模式去做的话,已经没有任何生存空间,所以经销商只有逃离或者转型两条路选择。

三、市场格局开始成型

今天看上去辉煌的头部IVD企业有可能在未来十年内倒下,今天看起来默默无闻的IVD企业有可能在未来十年成为新的头部。

未来的十年一定是市场大动荡的十年,很多人以为中国的IVD行业格局已经成型,但事实上远非如此。目前中国头部IVD企业,除了迈瑞,没有任何一家是真正稳定的。即便是第一梯队的头部IVD企业,未来仍将面对一些不确定性。

未来的中国IVD企业,将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更强调精益管理,强调降本增效,稳定的现金流收益,因为只要经营出现问题,无论体量再大,都还是有被并购整合的风险。

美艾利尔曾是全球POCT的霸主,2015年销售额约25亿美金,占整个POCT市场份额约40%。但是因为发展过于激进,前后并购了近百家公司,但整合的不好,导致债台高筑,最后在2017年初被雅培并购,一个时代落幕了,另一个时代也随之开启。

所以,中国当下没有几家IVD企业是真正稳定的,首先,你需要有足够的体量;其次,你要有足够的现金储备;第三,你要有持续地造血能力;第四,负债率低,有一流的财务管理和人员管理体系。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算得上稳定。

四、国际化业务占比大幅提升

客观上,三年疫情加速了中国IVD企业出海的节奏。迈瑞董事长李西廷曾表示,海外有很多之前做不进去的医院,因为新冠的原因,都做进去了。新冠为迈瑞节省了五年的发展时间。

像九安、圣湘、东方生物等IVD企业,通过疫情收获了大量海外订单,也拓展了海外渠道,诺唯赞等原料企业也通过疫情从0到1布局了海外销售渠道。

ADLM每年约有900家参展商在2500多个展位。根据CACLP统计的数据显示,中国参展企业2018年约120家,2019年136家,2022年119家。2023年中国参展IVD企业达到了195家,占参展企业总数量的20.7%,较去年增幅高达63.87%。

受集采和反腐等因素影响,国内IVD市场卷圈严重,也增加了中国IVD企业出海寻求发展机遇的动力,尤其是随着中国过去三十来年IVD行业的高速发展,当下的中国IVD企业也已经逐步具备了与国际IVD企业竞争的实力。

五、IVD行业边界逐渐模糊

大家传统认知中的IVD业务,都是聚焦于医院检验科的设备、试剂等。但是未来,直接面向C端,面向体检机构,面向连锁药店的IVD产品将会越来越流行。

但IVD产品不在局限于医院检验科,越来越多的以电商或者OTC产品的形式出现。但POCT检测设备可以集成在智能手机、手表甚至指环等可穿戴设备当中时,传统的IVD检测模式将会被彻底改变。

未来IVD行业边界将会逐渐模糊,当然,这对IVD行业本身是好事。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泛IVD时代”,它是以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体检,越来越注重“治未病”为前提推动的。

六、IVD企业业务多元化

整个IVD市场体量还是比较有限,中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IVD市场规模都很难超过2000亿人民币。

根据Kalorama Information报告,2022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预计超1274亿美元(9305亿人民币),还不到一个苹果公司2022年营收的三分之一,和中国华为的年营收在同一水平。但这个行业养活的却是全球数千家企业。

显然,IVD企业发展到头部,业绩触及道细分赛道天花板以后,一定是多元化发展,前期可能是局限于IVD领域,进行多赛道布局。但发展到后面,很大概率会往医疗器械或者制药方向发展,迈瑞、万泰、丽珠都是这方面的代表。

未来的中国IVD企业,或以被收购的形式,被动多元化,或以自研或者并购的形式,主动多元化。

七、职业经理人模式走向成熟

中国头部IVD企业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后,第一代领导人基本也都到了退休的年龄,大部分IVD企业也都在开始培养接班人。

大部分IVD企业创始人都倾向于往家族式企业方向发展,但并不一定能在子女中找到合适的接班人。就目前小编观察的情况来看,从子女中选择接班人,和聘用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比例大致是一半一半。

中国的商业发展史并不长,大致是改革开放后才正式启动,距今也才45年。和国际巨头们动辄百年的发展历史基本不能比,这也是为什么欧美等发达国家都有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制度,而中国目前相信职业经理人的特别少。

虽然中国目前的职业经理人制度还不健全,因为尚处在摸索阶段,未来仍会走很多弯路。但未来的中国职业经理人模式走向成熟也会是必然趋势,也是IVD企业持续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

八、第三方学术服务平台崛起

同样也是受集采和反腐的影响,市场上越来越需要一种行的业务拓展方式。医药代表的身份入院直接和主任沟通会越来越敏感,代金销售被彻底废止。

未来第三方不带销售性质的学术服务平台必然会崛起,它是连接主任和厂家的纽带,是医疗产品销售合规化的必然产物。依托于成熟的第三方平台,所有交易流程可视化,签署正规合同,开具正规发票。

九、IVD行业自媒体纷纷转型

小编在拜访IVD企业的时候,经常会和老板们讨论一个话题,如果行业格局定型了的话,IVD自媒体们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老板们纷纷表示,如果行业格局稳定了,没有人愿意再花钱投自媒体广告了。看迈瑞,现在还需要打广告吗?

IVD新媒体是一个特殊时期,在一个特定背景下的产物。在新冠以前,这个行业没有现在这么拥挤,大部分IVD新媒体人都是兼职的,依托于个人兴趣,玩票的居多。但疫情一来,形势立马变得不一样了。

首先疫情让很多IVD企业赚的盆满钵满,所以营销费用预算相应也提高了。其次,疫情赚来的前,大部分企业会选择开发新产品、开拓新的业务线,或者并购一些有技术或者产品优势的企业。所有这些工作,都需要媒体配合造势宣传,才能赢得市场的认可、客户的信赖。

但是如果行业格局逐渐稳定后,每个细分领域可能就那么一两家代表企业,需要什么产品对应找谁,将不再是一个问题。这个背景下,又有哪家企业愿意花钱打广告呢?

十、中国出现国际头部的IVD企业

如果要问中国哪一家IVD企业最有希望问鼎国际头部,那一定是迈瑞无疑了。迈瑞在中国IVD领域是断层领先的第一名。

2019年,迈瑞医疗营收突破165亿元,市值突破2000亿元,拿下创业板市值第一的宝座。同年,李西廷第一次提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未来10年进入全球前20强。

迈瑞2022年营收303.65亿元,同比增长20.17%,其中体外诊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2.55亿元,同比增长21.39%。

罗氏2022年诊断业务营收177.30亿瑞士法郎(约1370亿人民币),是迈瑞诊断业务的13.36倍。如果迈瑞和罗氏各自保持当前的营收增长速度,大致要16年,迈瑞诊断业务才能追上罗氏。

雅培2022年诊断业务营收165.84亿美元(约1211亿人民币),是迈瑞的11.81倍。如果迈瑞和雅培各自保持当前的营收增长速度的话,大致也要16年,迈瑞诊断业务才能追上雅培。事实上迈瑞追上雅培应该要比罗氏快,因为雅培2022年新冠检测占比诊断业务有51%了。而迈瑞2022年诊断业务中,几乎不包含新冠相关业务。

丹纳赫2022年诊断业务营收108.49亿美元(约750亿人民币),是迈瑞的7.31倍。如果迈瑞和丹纳赫都以当前的营收增长速度的话,大致要12年,迈瑞诊断才能追上丹纳赫。

西门子2022年诊断业务营收60.65亿欧元(约460亿人民币),是迈瑞的4.5倍。如果迈瑞保持当前的增长速度的话,大致要8年,迈瑞诊断业务才能追上西门子。

以上只是理论值,事实上竞争对手不会停下来等的,迈瑞也很难长期保持20%以上的年营收增长速度,无论迈瑞还是国际IVD巨头,未来仍充满变数。但至少从今年上半年财报看来,罗雅丹西诊断业务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但迈瑞仍稳稳保持了20%的增长速度。

如果时间拉得更长一点,将会有更多中国的IVD企业逐步走向世界IVD舞台中心,对此,小编充满信心。

中国IVD产业必将取得辉煌成就

小编作为中国人一直深感自豪,更兴庆生于当今的中国,可以目睹中国由一个积贫积弱的历史性谷底,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

中国IVD产业,作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之一,作为中国人对健康追求的导向之一,必将在未来十年中取得辉煌成就。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历史向前推进的必然!


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