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医药产业资本寒冬,医疗器械创业者如何破局

“你创业有没有对标全世界最好的科学家?现在创业10年之后面临全球竞争,你的技术力量是否能抵抗全球竞争?所以创新能力非常重要”“我们以前投其他行业,说产品能解决‘痛点’‘痒点’,‘痒点’就是比别人好了一点点,其他行业可以,但医疗器械行业不可以。”


  眼下,在各类医药行业路演、行业会议或论坛上,“资本寒冬”成为最常被提及的高频词之一。尽管如此,产业仍需发展,创新不能停滞,对环境变化更为敏感的初创企业而言,如何“活下去”、行业还有哪些发展机遇等成为关键命题。


  在3月28日于杭州白沙泉并购金融街区举办的“泉智汇”投融资路演系列暨生物医药专场活动上,天使投资人、雷雨资本董事长蔡玮给出了他的观点。


  天使投资人、雷雨资本董事长蔡玮


  此次参加路演的项目均为医疗器械企业。“至少在2023年以前,医疗器械行业在中国还是每年有10%左右的增长,至少这本身还是一个连续增长的、适合创业的行业”,在回顾当天参加路演的项目情况时,蔡玮指出。


  在蔡玮看来,医疗器械企业创业有四个关键点。首先是选品能力,考虑到医疗器械产品的上市周期一般较长,因此蔡玮认为,最关键是要确定做哪个产品,这个选择的产品要能够在10年后仍具备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这就涉及综合的判断。


  其次是技术矩阵。“现在因为科学家也‘内卷’,你认为你的技术很好,但有没有对标过全世界最好的。”另外,工艺的创新能力也是关键。蔡玮指出:“工艺创新能力就是你能不能在原有的产品的(基础上),比如给患者用到更好的材料等。”最后是拿证的能力,这需要整体的协调、博弈和沟通能力。


  在蔡玮的观察中,“出海”是眼下行业的首个热点。“国内‘内卷’太厉害,现在看企业全世界范围内的出海能力,不只是医疗器械,医药行业也是如此。”另一个是创新能力,即是否拥有与世界一流科学家对标的能力,“我们投的科学家里,技术层面不少做到全球第一,至少也是国内第一,但即便这样,中间可能还是会有30%的企业无法存续”,蔡玮谈到。


  最后,企业的技术要能解决“痛点”而不仅是“痒点”。这背后的原因仍然是医疗器械企业的产品较长的上市周期,“比原有产品好一点点的都是痒点,可能5年之后才知道,你的一个微创新被人一个大范围的创新给替代掉了”,蔡玮解释道。


  尽管有种种困难,蔡玮仍传递出了他对企业及行业发展的信心:“不只是创业者,事实上包括我们投资机构也在经历资本寒冬,但我相信大家都是一样的,我们只是在山的不同面在往上爬,可能创业者在西面,投资机构在东面,但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在上面相遇。”


  活动当天,有5家企业参加了路演,分别是宠物分子诊断厂商与达生物,技术领先的IVD公司万泰福,3D打印个性化牙根种植体初创企业牙自然,国内领先的胶原蛋白原料和产品供应商纳吉生物,以及可吸收医用新材料厂商融华再生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