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度与上海结缘,最前沿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理念已经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那么现在,人工智能已经在哪些地方落地生根,开始为我们服务了呢?看看新闻Knews今天就带你走进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看看超级AI助手是如何为患者服务的。
这里是十院的放射科读片室,平时病人们拍摄的CT、核磁共振,都是在这里进行分析比对最终形成诊断建议的。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需求的逐年递增,放射科医生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每天超时工作的现象比较突出。而疲惫和压力,都会影响他们读片的准确率。去年,十院放射科引入一套AI辅助诊断系统。
现在,凡是接受胸部CT检查的患者,第一读片人是经过特殊培训的人工智能,工作效率至少提升了一倍。第十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汤光宇说,原来肺结节的报告需要5到10年工作经验的医师、主治医生或者高年资住院医生才能完成,现在刚刚来一年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在AI的帮助下承担读片的工作了。
除了放射科,眼科也有专门的AI机器人辅助检查。这是十院眼科去年年底参与研发的,专门诊断眼底黄斑病变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为病人检查完成之后,机器人会形成一份报告,直接提示病人是否存在眼底病变异常。现在,十院已经准备把这样的机器投放到医联体下属单位,帮助当地居民自测眼底黄斑情况,从而一旦发现异常,立即转诊到十院来就诊。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人工智能现在还无法取代医生,完成患者全就医流程的服务。但是在某些细分领域的工种上,AI有着很强的能力。医生和AI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一种共生和助力,而绝非竞争和取代。相信,当医生遇上人工智能,上海未来的就医体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